碳价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周:快速站上70元/吨之后,还会继续走高吗

碳中和指北   2023-08-22 09:58:43

2023年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两周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今年7月16日是碳市场正式运行两周年的重要节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2.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110.3亿元。

作为助推“双碳”目标顺利落地、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碳市场自落地以来就承载了多方期待。尽管成交时间只有两年,但成交规模已属于全球领先水平。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同时,碳市场减排成效逐步显现,在促进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提高发电行业效率方面成效显著。


(资料图)

运行两年,全国碳市场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成绩单。那么,从过去两年的经验来看,全国碳市场还存在哪些不足?未来发展方向在哪?当前的碳排放配额分配、碳核算是怎样进行的?还有哪些完善空间?

行业扩容呼声日渐高涨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已满两周年。2023年7月17日收盘价为60元/吨,较启动首日48元/吨的开盘价上涨25%。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至今,全国碳市场共运行102周、48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4亿吨,累计成交额110亿元。从交易方式来看,挂牌协议成交量3970万吨,成交额19.7亿元;大宗协议成交量2亿吨,成交额90.7亿元,大宗协议成交量约占总成交量的8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年来交易规模创新高的同时,去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仅为0.51亿吨,成交金额仅为28.1亿元,相较2021年的1.94亿吨、近85亿元,有大幅度下滑。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施懿宸表示,这是一个正常现象,由于目前碳配额是由国家统筹发放,总量根据“历史法”或“基准法”,需要与上一年的需求和产能情况挂钩。“上一年产能多,碳交易需求大,碳配额自然多,反之亦然。” “当时铜从2万元每吨涨到7万元每吨,类似的制造企业需求就非常高,第二年的配额自然就高。当产能下降,相应的需求也下降,配额就定得少,交易量自然也会有影响。”施懿宸以铜价变动举例说明碳配额对碳市场成交量的影响。

除了受免费配额影响,目前仅有电力行业被纳入交易范围也是抑制碳价和交易活跃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共七大高排放行业亟待纳入,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逐步推进扩容。其他各大行业何时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是关注焦点。

业内认为,要有效“激活”全国碳市场,必须进一步丰富市场主体,加速完成覆盖行业扩容。因此,有关行业扩容的呼声日渐高涨。李高透露,生态环境部目前正在组织有关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此外,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碳市场的扩容意味着新的市场空白即将放开,对于新空白市场的规模预期,专家和机构普遍认为将超过1000亿元。

今年6月,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相继召开。近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提出了尽快确定钢铁企业碳配额分配的主要工序、分配基准线及排放量核算方法,完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据了解,其他被重点关注的高排放行业,如石化、建材等也相继召开了相关会议。毫无疑问,如果碳市场进一步扩容,将对交易规模和活跃度产生积极影响。

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扩大取决于什么?此前碳排放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志祥曾表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主要考虑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行业层面,要考虑相关行业企业的数据基础、行业减排潜力大小、纳入后对行业竞争力可能的影响等。二是主管部门层面,要考虑新纳入行业的能耗、环保等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对该行业企业监管的成本与收益,以及是否可能产生“碳泄漏”等问题。

CCER有望年内重启

全国碳市场加快建设,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重启也被提上日程

我国碳市场交易产品主要是碳配额和CCER。简单来说,碳配额是政府为完成控排目标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将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CCER则是碳排放量超额的企业可以通过从清洁能源、林业碳汇等企业购买CCER抵消超额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此外,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这意味着,CCER可以抵消部分排放配额,又可以直接在碳市场交易。

CCER在2012年上线,又在2017年被暂停交易,至今已有6年。有观点认为,市场上的自愿碳减排供给量远低于需求量,如在此时重启,将可能直接带动自愿减排需求量的增长,从而增加碳市场的整体交易活跃度。业内人士指出,如若重启CCER,碳排放强度较高的控排行业可以选择购买更多的CCER抵消部分碳排放,碳排放强度较低的控排行业和非控排行业也可以选择购买CCER后再次售卖给碳排放强度较高的控排行业。这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碳交易体系。而CCER 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引导高耗能企业减排,并通过将资源向低碳、高效企业转移的方式,引导能源结构、工业结构甚至整体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

李高表示,目前基本搭建完成了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组织建设了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组织起草了注册登记规则和交易结算规则。如今两系统已完成初步验收,具备了上线运行的基本条件。他透露,有关部门将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CCER重启将会给如今的碳交易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浙江大学碳中和客座讲师、《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分析,一旦CCER重启,从市场规模来看CCER价格会趋于理性,参考欧盟核证减排量(CER)价格,会在配额价格的50%~70%之间。“欧盟CER因为长期供大于求,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价格体系,正常情况下,CER价格在配额价格的50%~7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国家的规定是,用于配额清缴抵销的CCER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但是目前由于CCER的稀缺性,仅存的CCER可能只有1000万吨左右,根本到不了5%的门槛,所以出现了价格和配额持平甚至是倒挂的情况。”

另外,汪军认为,CCER的重启对于细分行业来说,林业、新能源、甲烷回收利用等行业将受惠。

机构预测,覆盖七大重点排放行业后的碳市场覆盖的碳配额总量将扩容至80亿吨,按此计算,CCER的可交易上限为4亿吨。按照当前的碳配额价格计算,“十四五”末CCER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

碳定价与碳数据缺失问题

就全国碳市场而言,依旧存在交易不够活跃、碳数据不够清晰的问题,碳价也和欧洲有很大差距。目前,中国碳市场的碳价约为60元/吨,欧盟的碳价约为100欧元/吨。如何在过去两年实践的基础上加快步伐,更好地开展企业履约,发挥碳定价在促进节能降碳方面的作用是一大问题。

首先,对于中国全国碳市场碳价格的问题应该辩证看待。一方面,按照中国经济目前发展阶段,让中国企业支付与欧盟相同水平的碳价格并不现实。需要注意的是,直至今年7月16日,中国碳市场交易才迎来两周年,欧盟碳价达到今天的水平则是从2005年开始,经历了近18年的历程。在不断进行机制调整之后,欧盟碳价才在近几年达到较高的价格。另一方面,即使是欧盟的碳价水平,按照世界银行的相关评估报告,要实现《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温升不超过1.5℃的目标,依旧有一定差距。“因此,碳价格高低都是相对的。”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认为。

此外,要看到随着欧盟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七国集团(G7)准备开展气候俱乐部,以及关于全球统一碳定价的讨论。如若中国碳市场碳价格一直较低也会使中国企业产品出口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市场面临阻碍。“所以,如何跟踪国际碳定价的动态,合理调整我国碳市场的碳价,使我国企业更容易进入碳排放治理规则变化的欧美市场,是特别需要研究的问题。”

对全国碳市场而言,相较于价格问题,更为迫切的是市场内明显的底层资产碳排放数据缺失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共有超17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ESG报告,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30%。而主动披露自身碳数据的A股上市公司只有500多家。其中,数据真正可供投资机构使用的只有282家,占比不足5%。这些数据说明中国企业对于ESG这个越来越重要的企业治理的新准则,重视还不够,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深入。

准确可靠的碳排放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也越来越影响企业的发展。今年,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的两个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DS):《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S1)和《气候相关披露》(S2)。欧盟也颁布了于今年开始生效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这两个ESG相关国际标准都是强制性的。这表明,企业经营未来不能仅考虑财务绩效,更要重视环境和社会影响。

虽然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ESG环境信息披露标准体系,但近年来在国资委、其他相关部委及特定行业监管部门发布的系列文件中均出现了对企业ESG碳信息披露的要求。对于企业而言,做好碳盘查工作,不仅可以准确披露自身碳排放情况,还能为参与碳交易、合理争取碳配额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帮助企业深入挖掘碳减排空间,高效管理自身碳资产。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企业ESG朝着强制性披露方向发展的同时,ESG与绿色金融紧密联系,企业如果不能获得ESG较高的评价,未来难以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

[ 最近更新 ]